胥氏

历史来源

姓氏渊源

学者说。

    胥姓:学者认为胥氏可追溯到上古帝王。“华胥氏”-----伏羲:九河神女华胥氏有一次去到一个叫做“雷泽”的地方游玩,发现一只巨大的脚印,那是雷神的脚印,那时的雷神是人头龙身,半人半兽的天神,他只需要鼓起肚子,就能发现响雷。华胥氏很好奇的踩了那个脚印一下,立刻感到全身震颤,回到家后就怀了身孕,不久生下了伏羲。其国一切顺利自然的生活着,人人长寿,生活美满。他们不愁吃穿,远离着灾害,这个国家绝大部分的居民都是半神人据说“其民鼓腹而游,含哺而嬉,莫知作善作恶”,黄帝梦“华胥”羡而仿其治。
另“赫胥氏”
据说“有赫然之德,使民胥附,故曰赫胥,盖炎帝也”。

典籍说。

    古代春秋时期,晋国有个贵族华胥氏,后来简称为胥氏,后来也简称为胥氏。在古代,胥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吴兴。
    按《通志—氏族略》春秋时期,晋国大夫胥臣(胥臣源出何姓何处没说),他的后代以父字为姓,世代相传姓胥。一般以为胥姓为晋大夫胥臣之后,《左传》载:东周(前770--256)春秋时晋国(今山西)晋文公(重耳)流亡时始祖胥臣,字季子,追随之,有殊功,后以使命过冀,见冀缺锄草农具,其妻赠送之,相待如宾,乃举于文公。晋国楚国城濮之战,始祖蒙马虎皮溃楚军。官拜“司空”,采邑(封地)为“臼”又称季臼,后代有的用“邑”为氏称“臼”或“季臼”。其子胥甲,孙胥克,曾孙胥童,玄孙胥午皆为“卿、大夫”。胥臣死后,周倾王4年,秦晋两国交战,胥臣之子胥甲与赵穿,泄了军情,主帅赵盾削甲的官爵,逐到卫国,起用甲子----胥克。晋厉公时,克之子胥童为卿,他与权臣栾书、中行偃积怨很深。后来栾书、中行偃受宠于厉公,胥童遂被杀害,后人中为避仇杀,一支以祖父名字为改"胥"为"童",称童姓(《通志—氏族略》)。山西、陕西一带本是我们的根。……南北朝,宋、明之际,族人向今甘肃、山东、河北、江西、江苏、湖南、安徽、河南、东北、四川、等地拓展。
    胥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《百家姓》把胥姓的“郡望”定在“琅琊郡”:春秋(公元前770-256年)指“齐”今山东胶南市琅琊。南北朝(420—479年)中原居民南迁,白下(今南京北,幕府山西南)为“客籍”也叫琅琊郡。《百家姓》编于宋朝,说明——当时胥姓成为望族是在琅琊郡,(可能是山东或南京)。又一说,望族居吴兴郡(今浙江省吴兴县)。

家谱说。

    胥氏为姬姓周宣王支子,封华胥国,周幽王时因避犬戎居琅琊,易姓胥。(胥砚波提供)。

 胥姓家谱分布

1、《胥氏族谱》山东潍坊,初次修订在乾隆五十年,几经续修,最后一次修订在光绪十年。
2、《胥氏族谱》(清)胥义纂修清乾隆五十一(1786)钞本四册北图《胥氏宗谱》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重修之版本,凡十六卷,是时人丁已逾三千,设若继补,恐新增万人不啻也。江苏盐城,胥传荣藏,载元至正十年(1350年),始祖宗泰公任丰县教谕,解组后世居尚庄,几经更版,传族谱至今。
3、《胥氏家谱》四川仪陇 ,一卷 (清)胥宇宁修 钞本 四川仪陇县档,有嘉庆六年序。
4、《胥氏宗谱》四川盐亭、射洪县馆光绪六年庚辰编制,共五卷。
5、《胥氏五修谱序》--皇清嘉庆十年江西九江,记载“……胥氏本姬姓也,“晋昭侯”,赐邑“曲沃”给叔父“成师”号曰“曲沃桓叔”;桓叔第七子“及 (有单人旁)公” ,列为公族,食采于蒲地为诸侯,其孙“懿公”为蒲吏,乃以职为氏(吏者,胥也),称胥懿.……自懿至臣(胥臣),止三世,公食采于蒲,臣公从亡崛起,城濮建功,而胥氏遂显于晋矣。泽公四世,功被青齐,聚族琅琊,而胥氏之郡名焉。臣生甲、甲生克、克生童、童生何、何因父难而徙于齐,何之孙泽,为穆陵牧,齐侯赖之。泽子四:启、毕、度、思、具仕齐,民戴之。由是,祖孙父子聚琅琊。胥氏之郡实名于此”。
6、《胥氏家乘》 江苏江都,四卷 (清)胥耀堂等修 清同治八年(1869)德政堂活字本 四册 美国
7、《胥氏续修族谱》作者不详,木活字本,出版地不详,名节堂。记事至清光绪间,存卷12、13。存卷为世系。藏于上海图书馆
8、《胥氏族谱》江西江都,维扬江都,四卷 胥春瑜等修 佘步云纂辑 民国八年(1919)光裕堂铅印本 四册 北图(二部) 注:卷四有墨笔添加处,记事至民国四十年。
9、《胥姓族谱》湖南湘阴,卷首一卷 民国十三年(1924)活字本 湖南图(存卷首)联谱60卷,藏岳阳市图书馆。(简介见“姓氏来源”)
10、《胥氏族谱》胥训英等纂修,民国14年(1925),木活字本。居地,湖南,湘阴。堂号,眘琊堂。
内容摘要:宋初有林、甫兄弟,世居江西南昌。大中祥符间,林之子兴由南昌徙湖南湘阴县牛口瘿,寻再迁邑之大荆里,即后之胥家冲山里。传至明季,裔孙万章仍居山里,俗称山上关,为上门祖;万锺迁河边,为下门祖;万权迁临湘泉塘关,为中门祖。甫之子三希徙岳阳剪刀池,历世至明正统二年,其裔孙远开派监利茶湖垸,远之后或再迁石首。是谱即林、甫两宗下诸支派合修。卷首谱序、字据、艺文,卷末跋语,馀卷皆世系。
始祖:[宋]胥林,始祖:[宋]胥甫,始迁祖:[宋]胥兴,本支祖:[明]胥万章,本支祖:[明]胥万锺,本支祖:[明]胥万全,先祖:[宋]胥三希,本支祖:[明]胥远。藏于上海图书馆
11、《胥氏宗谱》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重修之版本,凡十六卷, 江苏盐城,胥传荣藏。是时人丁已逾三千,设若继补,恐新增万人不啻也。 载 元至正十年(1350年),始祖宗泰公任丰县教谕,解组后世居尚庄,几经更版,传族谱至今。

家族名人

触 屏 版